淀粉糖是指以淀粉为原料,衍生出的一系列单糖或寡糖的统称,淀粉糖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绿色基础性原料,除可直接应用外,还可进一步深加工成变性淀粉、糖醇、酒精、氨基酸、有机酸、抗生素等多种商品,在食品、医药、发酵、化工和材料等多个领域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淀粉糖工业是采用生物工程技术进行农产品综合加工的重要产业。淀粉糖现已经成为食糖市场的重要补充,是淀粉深加工的支柱产品,是生物发酵产业乃至许多食品的技术和物质基础,为推动食品工业的发展和促进以生物科技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目前,淀粉糖占食糖总消费量的50%,欧盟和日本的淀粉糖消费量也占到40%以上,美国人均的淀粉糖消费量高达40公斤,日本人也达到人均每年18公斤的水平、韩国人均达到19公斤/年。也就是说,发达国家日常食用的食糖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淀粉糖,从长期发展来看,淀粉糖销量的增长空间十分广阔。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1-2026年淀粉糖行业深度分析及投资价值研究咨询报告》显示:
淀粉糖是以玉米淀粉为主要原料,经过不同程度水解(酶解)的深加工衍生物。主要包括葡萄糖、麦芽糖、果葡糖、各种低聚糖、糖醇等品种,目前种类30余种。淀粉糖消费领域广,消费数量大,是淀粉深加工的支柱产品。
2017年,在国家放开玉米深加工审批限制,取消玉米托市政策,蔗糖价格高企等因素影响下,淀粉糖行业迎来发展的曙光,产量回升,生产成本大幅下降,价格竞争优势凸显,市场份额逐步扩大,产销量增加,企业利润水平有所提高。进入2018年,新扩建产能还未完全建成投产,同时由于环保压力及资金问题,部分企业产能彻底退出市场,总的产量的增长幅度不大,行业日渐集中在大型企业集团和经营管理、技术竞争能力强的企业,行业集中度明显提升。
淀粉糖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及未来发展展望2023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淀粉糖的上游原材料主要为含淀粉的粮食、薯类,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含淀粉的粮食、薯类种植和生产始终处于较高水平,这为淀粉糖市场提供了充足原材料资源;而下游,作为一种重要的绿色基础性原料,淀粉糖除了直接应用,还可以进一步加工成变性淀粉、糖醇、酒精、氨基酸、有机酸、抗生素等多种产品,在食品、医药、发酵、化工和材料等领域有着巨大应用需求增长空间。
淀粉糖的产业发展与食糖的价格持续走高以及下游市场需求增长密不可分。具体来看,一是食糖与淀粉糖价差的拉大增加了淀粉糖对食糖的替代作用,提升了淀粉糖的市场竞争力;二是食品行业,特别是饮料业的发展增加了对糖的需求,这为淀粉糖产业提供了快速发展的市场机会。
目前淀粉糖的主要消费领域包括饮料、食品、糖果、啤酒、化工、冷饮等领域,其中饮料与食品工业分别占淀粉糖消费量的36%和23%。在饮料行业的主要消费是果糖,麦芽糖消费集中于食品和啤酒消费当中,麦芽糊精主要应用于冷饮和调味品领域。
随着国内淀粉糖产量的扩大,淀粉糖出口量也随之提高,目前我国是全球第一大淀粉糖生产国与出口国。2020年我国淀粉糖出口量约为149.1万吨,约占国内淀粉糖产能的十分之一。
由于欧美国家针对糖精、果糖等产品的使用量逐步减少,而阿斯巴甜等代糖类产品的使用量增加,因此国内淀粉糖向欧美大规模出口的空间有限。随着淀粉糖分品类消费领域区域饱和,未来的行业增长点将来自新产品的研发以及在新产品当中的应用,如新型健康功能饮料、医药、发酵和添加剂等领域还有较大的市场扩容空间。
目前来看,我国从事淀粉糖生产的企业主要包括广州双桥、西王糖业、诸城兴贸、中粮生物、嘉吉等,排名前五的企业合计市场占有率接近40%,市场集中度相对较高,但仍存在着较大的提升潜力。
进入2023年,国内预计新增淀粉糖产能将达到250万吨左右,基本属于行业内企业继续扩产行为,其中包括广州双桥南沙项目100万吨,但考虑到后期原老厂将会拆除,因此后续对市场产能增加影响并不大。
2023年消费量将呈现回暖增加态势,下游需求将有一定好转。一方面是出口市场,国外早已对外放开,食品、饮料等消费已出现增加的趋势,对于淀粉糖需求增加;另一方面国内防控政策的改变,虽然对于2023年上半年仍将是偏弱的预期,但随着经济形势好转,淀粉糖下游行业需求也将存在好转预期,后期将带动淀粉糖整体消费。预计2023年淀粉糖总消费量将达到1284万吨,同比去年增加2.23%。
更多行业详情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1-2026年淀粉糖行业深度分析及投资价值研究咨询报告》。报告充分体现了中研普华所特有的与国际接轨的咨询背景和专家智力资源的优势,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行业为主线,全面整合行业、市场、企业等多层面信息源。依据权威数据和科学的分析体系,在研究领域上突出全方位特色,着重从行业发展的方向、格局和政策环境,帮助客户评估行业投资价值,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寻找最佳营销机会与商机,具有相当的预见性和权威性,是企业领导人制定发展战略、风险评估和投资决策的重要参考。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