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陵县:耕好生产“责任田” 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天天观速讯

来源:云南网-保山日报   2023-02-23 16:08:44
A+A-

原标题:龙陵县:耕好生产“责任田” 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资料图】

龙江稻田美景朱丽江 摄

机插秧朱丽江 摄

近日,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强调“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物质基础”。近年来,龙陵县扛牢粮食安全责任不放松,耕好粮食生产耕地、人才、技术“三块田”,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夯实了粮食安全根基。

严守耕地“红线” 夯实粮食生产“耕基”

龙陵县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采取有力措施,遏制耕地“非农化”,妥善处理好“非粮化”,着力夯实粮食生产“耕基”。

提升耕地质量。该县对全县69个耕地点水稻土、旱地土和设施地土开展调查、取样,通过设置不同功能区,建成集“墒情、地情、肥情、环情”为一体的监测、示范、展示点,加大对全县7个监测点耕地土壤理化性状、养分状况等质量变化的质量保护动态监测,耕地质量等级逐年提升。去年,全县耕地质量等级较2021年提升了0.06个等级。

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龙陵县持续完善田间配套灌排设施,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农田粮食生产能力,粮食播种面积、产量稳中有升。截至2022年,已建成高标准农田39.31万亩,粮食播种面积达到50.41万亩,总产15.82万吨。

强化惠农政策扶持。龙陵县全面落实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及时将补贴资金通过“一卡通”兑付到农户手中,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四年来,共兑付耕地保护补贴17012.93万元。

打通人才“瓶颈” 筑牢粮食发展“基石”

龙陵县以农业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分产业、分层次、有特色地培育农业人才队伍。

选树典型示范。龙陵县以农民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为契机,围绕水稻、稻田养鱼、玉米等粮食产业,选树一批粮食作物发展示范主体。采用“走出去、请进来、沉下去”等培训方式,通过农技推广专家精准指导服务、组织交流、观摩学习等措施,重点培育一批水稻、玉米等产业发展带头人、“领头雁”,发挥典型示范的辐射带动作用。

培育乡土专家。龙陵县采取定点学习与流动课堂相结合的方式,以“农民‘点菜’、政府买单、职能部门‘下厨’、技能中介带动”的方式,“订单式”开展农业技能培训,因地制宜培育乡土人才,培育一批农业科技“土专家”“田秀才”,使乡土专家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生力军。

搭建人才培养机制。龙陵县聚焦高原特色农业重点产业,建立“师傅带徒弟”传帮带机制,搭建产业发展“工作专班、专家团队、定期调度、政策支撑、成果运用”五个一发展机制,育强技能骨干,打造一支专业技术本领过硬过强的技能骨干人才队伍。

把稳技术“引擎” 提高粮食生产“效能”

龙陵县牢牢抓住粮食安全不放松,加强粮食作物中耕管理,夯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物质基础,提高粮食生产水平。

该县打造“良种良法”示范样板,大力实施水稻、鲜食玉米、马铃薯绿色高质高效样板实验,增加本地优质粮食生产供给,积极推广杂交水稻良种、常规稻良种、玉米良种、马铃薯良种,良种覆盖率达99%。加大病虫害防控力度,推广防灾减灾技术15万亩,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面积150万亩,重大病虫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实现粮食安全生产提质增效。

立足农业资源禀赋和地域气候资源优势,龙陵县积极探索推广“水稻+三烟(烤烟、香料烟、雪茄烟)”“水稻+蔬菜(青豌豆、无筋豆、鲜食玉米、马铃薯、青菜)”等“稻田+冬早植”模式,实现轮番种养、“一年三熟”绿色高效、“一田多收”四季优产的生态循环之路,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龙陵县围绕稳粮增效,大力推广“稻鱼共生”“稻蟹共养”等“稻田+”新型综合种养提升工程,推广“稻田+”综合种养面积5.5万亩,以“红细软”水稻为主,实施“稻+鱼”种养示范工程1.2万亩,建立“稻+蟹”示范基地15亩,建成集“优质稻品种+旱育秧+稻田养鱼+配方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党建元素+田园文化”的绿色综合种养模式示范区,实现稻渔互促、绿色生态、稳粮增效。(朱丽江) 

标签: 粮食生产 粮食安全 粮食播种面积


Copyright ©  2015-2022 亚洲办公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22870号-9   联系邮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