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市双王城生态经济发展中心楠木桥村菜农在给国产“洋柿子”吊蔓。(□记者陈巨慧报道)
(相关资料图)
■编者按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山东提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打造种业强省。新品种是怎么培育出来的?种业科技攻关进展如何?种业发展需探索哪些新路径?记者围绕粮油、蔬菜、畜禽、水产、耐盐碱作物等新品种培育新进展新突破,深入我省部分科研院所、种业企业、制种繁种基地、新品种诞生地等进行蹲点采访,即日起推出系列蹲点报道,敬请关注。
记者 陈巨慧 实习生 李甜甜
清晨5点,寿光市稻田镇宋家村刘保全的樱桃番茄大棚里,一串串番茄挂在秧藤上,出落得红润亮丽。
56岁的刘保全提着桶,走在一溜溜秧藤间。“这是寿光当地品种‘粉珍珠’,口感好、抗叶霉病,在市场上很抢手。以前市面上70%都是‘洋种子’,价格比这贵一倍还多。”这一季种“粉珍珠”,刘保全总共挣了8万多元。
萼片“丢失”
番茄是舶来品,老百姓爱叫它“洋柿子”。种了20多年“洋柿子”的刘保全没想到,有一天本土种子会超越洋种子。
刘保全种的“粉珍珠”,是寿光南澳绿亨农业有限公司培育的樱桃番茄品种。
5月30日下午,走进南澳绿亨的育种基地大棚,气温骤增,却并不觉得灼热。近两米高的樱桃番茄秧藤浓郁葱茏,密密匝匝的叶片间藏匿着一串串油光发亮、均匀饱满的果实,秧藤顶上开着娇嫩的小黄花。
“一颗樱桃番茄看着不起眼,却能产100粒种子,每粒种子的零售价是0.3元,这一颗小番茄就价值30元。这个占地10亩的大棚能繁育100公斤种子,可以种2万亩樱桃番茄。”寿光南澳绿亨农业有限公司销售经理黄根生说。
小番茄如此金贵?仔细端详,记者发现绝大多数的番茄花萼片都丢了两片。
“这是完成授粉的标记。”黄根生捏起一朵番茄花,向记者解密:番茄育种是将两个遗传性质不同的自交系或品种进行杂交从而获得抗病性、适应性和丰产性等各方面都优于双亲的品种。其中授粉一方为父本,接受花粉一方为母本。母本需要在花冠已露出萼片、雄蕊土黄色时去雄,接着在花瓣盛开时授粉。番茄苗期、开花期、坐果期观察品种的典型性状,及时清除杂株、劣株。果实成熟后,所产生的子粒就是番茄杂交种子。“我们一年的种子研发投入约200万元,每年组配的番茄品种2000多个。”黄根生说。
番茄杂交后代的种子性状还不稳定,想要走俏市场、收获稳定的“好钱景”不能急于一时。工作人员会对每批种子的抗病性、产量、品质等一系列特性进行鉴定,层层筛选,优中选优。
脱颖而出的种子,还要迎来全国“大考”。“由20人组成的公司销售团队会进行全国布点,免费给当地农户发放种子,让每个人帮忙种上两三百株,与当地成熟品种作对比。如果80%农户对新种子反馈良好,则联合代理商作进一步推广示范。经历三四年漫长试验,或许只能选育出一到两个符合条件的优良品种。”黄根生说。
随着气候条件变化的不确定性和病虫害基数的不断积累,种植管理“意外”时常发生,导致每5年国内番茄品种都要经历一次大洗牌。
黄根生介绍,2008年,番茄黄化曲叶病毒来势汹汹,发病的植株叶片增厚、皱缩,花穗凋萎,结果稀少,给番茄种植户造成重创。南澳绿亨凭借多年来的种质资源储备,推出“荷兰8号”番茄品种抢占市场。
紧接着,团队发觉市场风向变动,消费者对果实硬度和外形有更高期望。团队在2013年推出抗性和商品性兼具的“东风1号”。好景不长,根腐病袭来,导致植株根茎腐烂。南澳绿亨培育的“喜旺二号”在2021年上市,果色粉红亮丽,单果重280-300克,不仅抵御根腐病害,而且亩产量有2万斤,其种子销量高达3万袋,成为番茄种植户的新“宠儿”。
“手握强抗性种子的团队,就是育种赛道的领跑者。”黄根生说。
赛道转换
“买全国,卖全国”,寿光被誉为中国最大的“菜篮子”,是中国蔬菜产业的“风向标”。如今,寿光从事蔬菜育种的企业已有15家,其中7家获批省级技术研发中心,自主研发蔬菜品种178个,番茄品种占84个。蔬菜种苗年繁育能力18亿株,占全省的近1/4,产值突破10亿元。
发展蔬菜育种,曾是寿光“买卖人”无奈的选择。
山东永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拥有高新技术企业、中国蔬菜种业信用骨干企业等称号。公司董事长梁增文调侃,在蔬菜育种上,自己是“半路出家”。永盛农业成立于2000年,起初主要做蔬菜种子的代理销售。一次,梁增文印制了大量宣传册到菜博会上推广一个代理的番茄新品种,看着一笔笔意向订单满心欢喜。但菜博会结束后,却迟迟没有人下单,后来梁增文才知道,原来谈拢的客户越过自己联系了上游公司拿货,这让他之前的努力付诸东流。
后来,梁增文长了“心眼”,给代理的种子换上了自己的品牌包装。这样虽然避免了“跑单”,可麻烦事还是不少。“代理种子的质量不可控,第一批表现很好,第二批可能表现就不如以前。谁包装销售谁负责,我们也为此付出了不少的代价。”梁增文说。
在代理销售上屡屡受挫,催生了梁增文更换赛道的想法。“只有自己搞研发,掌握核心技术,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更新迭代,才能摆脱被人‘拿捏’的局面。”梁增文介绍,目前永盛农业申请植物新品种权66个,选育推广蔬菜新品种近200个,已获得番茄植物新品种权12个、品种登记8个。
瞄准市场自主研发,道路越走越开阔。消费端引领生产端,在海南、甘肃张掖等地,也活跃着永盛农业育种团队的身影。
梁增文说,“我们每年要积累成百上千个品种组合,高产的、抗病的、耐寒的、品质好的、口感佳的。种质资源的积累,就像打仗前的招兵买马,厚积薄发才能打胜仗。”
在梁增文看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更加注重番茄的口感风味和营养价值。“炒菜、打蛋汤、做番茄酱、鲜食……多元化、高品质的消费需求,为育种行业发展提供厚实土壤,对研发也提出更高要求。”
开门“造车”
5月31日,潍坊科技学院的教学科研实践基地——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9号展厅里生机盎然。鲜艳火红的辣椒点缀绿意,“脖颈”修长的天鹅葫芦悬挂半空,晶莹剔透的小番茄宛如红玛瑙盘绕在棚顶……在这里,记者见到了在“2023最受消费者喜爱的口感番茄”评选大赛中斩获金奖的品种“玉玲珑”。
潍坊科技学院贾思勰农学院教师张秀荣介绍,“玉玲珑”番茄红素含量是普通番茄的20倍,维生素含量是普通番茄的15倍,有418种风味因子,果肉口感细腻,果汁酸甜可口。“我们学院在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控领域有专业的研发团队,同时校企联合面向市场,进行科研攻关。口感番茄‘玉玲珑’就是学院与寿光市潍科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培育的产物。”
张秀荣是贾思勰农学院今年刚从山东农业大学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在作物育种领域已耕耘10多年。“蔬菜产业一直以来都是寿光的特色和优势,市场发展前景广阔。虽然我是刚踏入蔬菜育种门槛的新人,但育种技术和经验是相通的,研究起来还算得心应手。”张秀荣说,育种不能“闭门造车”,贾思勰农学院的日常教学和实践都与产业优势紧密结合,从作物育种学、植物生理学、种子生产原理与方法等专业对口精品课程的开设,到110亩蔬菜花卉新品种繁育基地、16亩现代蔬菜育种中心的建立,学生在生产实践中学以致用。
打通育种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同样是永盛农业一直以来努力的方向。公司与中国农科院等14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建立科研创新团队,梁增文本人也被聘为潍坊学院教授。“高校院所是目前种业创新的主要力量,拥有领先的育种技术、高端的育种人才、丰富的育种经验以及多样化的种质资源。但市场需求精准把握、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等方面,是他们的薄弱环节,而这恰巧是种业企业的长处。”梁增文认为,只有拧紧产学研纽带,实现优势互补才是目前育种创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寿光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寿光发挥潍坊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寿光蔬菜种业创新示范区引领作用,对建立种质资源库并正常运营,储存种质资源5000份以上的企业,每年给予10万元经费支持。对入选重点人才工程的、创新创业发展的育种专家人才,给予30万—300万元综合资助。
一粒粒小种子,孕育出无限的可能性。寿光推动“育繁推一体化”的蔬菜种子商业化体系建设,致力打造成中国蔬菜种业“硅谷”。
标签: